检索结果
[专论] 2021年第4期 目录 | 编辑部 |
[教学论坛] 基于学业质量水平划分的试题命制实例分析 | 蔡钳 陈信余 |
[教学论坛] 分层次 多视角 全方位构建物理观念——以摩擦力的观念构建为例 | 喻梅琴 韩兴乾 |
[教学论坛] 基于探究思维的高中物理建模教学的实践研究——以“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教学设计为例 | 江小安 罗翀 |
[教学论坛] 看似合理 其实不然——一道习题引发的思考 | 马蕙 何维予 张群哲 |
[教学论坛] 基于PDCA循环的物理在线教学模式设计及质量管控 | 任倩 戴志晃 |
[物理实验室] 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以“小孔成像”的教学为例 | 岳晓婷 |
[物理实验室] 实验探究欧姆定律对电解液及电解槽适用情况 | 王贤乾 许贤国 |
[物理实验室] 利用DIS改进海波熔化实验 | 孟湘莲 |
[物理实验室] 注重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有效性 | 晏廷飞 |
[物理实验室] 落实物理核心素养 提升科学探究能力—以“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的教学设计为例 | 张兵荣 |
[初中园地] 基于教材对比分析的比热容相关问题探讨 | 蒋炜波 |
[初中园地] 一类含“时”的初中物理运动学问题例析 | 李冬裕 |
[初中园地] 2020年北京中考“科普阅读”开放性设问对教学的几点启示 | 聂桂秋 |
[初中园地] 课堂教学热度与深度的调控探讨—— 以“内能”教学的重点突破设计为例 | 庄益君 |
[教研员论坛] 谈全国高考物理试题的品位 | 梁旭 |
[命题与解答] 蜷缩与伸直状态的重绳的对比 | 王军 |
[命题与解答] 物体沿椭圆运动的机械能公式及其应用 | 郑金 |
[命题与解答] 只有动生电动势的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功能关系——关于克服安培力做功的参考系的思考 | 李永 |
[高考与竞赛] 对“原线圈含阻变压器的电流、电动势相差问题”的详细讨论——2015年、2016年新课标I卷第16题分析 | 曹卫东 陈继红 |
[高考与竞赛] 2020年高考物理卷试题的核心价值考查特点及启示 | 尤飞鹏 |
[高考与竞赛] 从高考评价体系管窥2020年北京物理高考——以“四层”视角为例 | 詹凯 朱杨华 田成良 |
[学生创新探究] 电阻测量的小组实验探究与评析 | 于秀程 |
[生活与物理] 防疫题材进物理课堂,融合教学育核心素养 | 胡名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