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
[专论] 2025年第4期 目录 | 编辑部 |
[教学论坛] 知识·观念·素养: 物理教学新范式 | 杨亚芳 蔡铁权 |
[教学论坛] 指向科学思维培养的高中物理案例教学实践路径研究——以一项科学新发现为例 | 李勇 朱俊林 杨培军 |
[教学论坛] SNP教学模式融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弹力”教学为例 | 王闻作 陈子沐 肖佳康 陆振烟 |
[教学论坛] 图尔敏科学论证模式在理想变压器模型建构中的应用 | 管小庆 |
[物理实验室] 关于打点计时器测量减速运动物体时产生偏差的分析与思考 | 孙鹰渊 |
[物理实验室] “牛顿第三定律”实验教学的深度优化与实践探索 | 邓淑坤 |
[物理实验室] 优化实验设计 培养证据意识——以“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教学为例 | 黄艺彦 范兵 蔡亚璇 |
[初中园地] 巧借类比建构比热容概念 | 孟湘莲 |
[初中园地] 五种版本初中物理新教材实验内容比较研究——以“光学”主题为例 | 苏虹 王丹 张璐 姚文轩 李春密 |
[初中园地] U型学习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探索——以“不同情境下冰化水液面升降问题”教学为例 | 曹蕊 |
[教研员论坛] 渗透新课标理念 落实新教材实践——以2024年江苏省初中物理优质课大赛为例 | 陈晨 朱文军 |
[命题与解答] 2024年全国高考湖南省物理卷第10题的解法研究 | 何崇荣 张黎 |
[命题与解答] 浅谈变分法在中学物理竞赛中的应用——以小船渡河问题为例 | 贾文静 |
[命题与解答] 一道体现新高考理念的物理试题探讨 | 卢玉龙 邵云 |
[高考与竞赛] 运用a-x图像和“参考圆”深入分析弹簧振子的摩擦阻尼运动 | 徐树 |
[高考与竞赛] 2024年全国高考江苏省物理卷第11题探析 | 戴辉 于正荣 |
[高考与竞赛] 基于2024年全国高考湖南省物理卷第15题的评析与拓展 | 徐书明 |
[学生创新探究] 核心素养视域下证据意识的培育探索——以“电荷”教学为例 | 王佳轩 王心愉 吴家盛 庄伟 宋家玮 |
[物理学史与物理学家] 中学教科书中的物理学史——万有引力常数测量的历史、方法与进展 | 阿西伍惹 罗佳玲 杨祯 |
[生活与物理] 以物理之理晓生活之理的思考与实践 | 陈绍辉 王运淼 |
[专论] 2025年第3期 目录 | 编辑部 |
[教学论坛] 物理观念嬗变引发物理学变革 | 蔡铁权 薛真 |
[教学论坛] 科学思维导向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以“动量”教学为例 | 杨玉洁 李春密 |
[教学论坛] 设计实践项目 评价科学探究 | 许帮正 |
[物理实验室] 概析测电阻方法的溯源设计教学策略 | 陈钰 缪跃林 |
[物理实验室] 库仑定律演示实验的研究与改进 | 阮秀丽 林浩 余雪妹 |
[物理实验室] 指向“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的物理实验创新研究——以自制“内置式密度计”为例 | 吴盼盼 李经宇 吴利文 |
[初中园地] 例谈指向学生思维进阶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重构策略 | 沈孝兵 |
[初中园地] 促进科学思维发展的问题链设计——以“探秘浮沉子”实践活动为例 | 顾美丽 |
[初中园地] 跨学科实践视域下物理学科素养评价综合题的研制策略——以南通市2024年中考卷第37题为例 | 何季军 |
[教研员论坛] 素养、情境与试题设计——基于学生素养测评的分析 | 沈正杰 |
[命题与解答] 高中物理远距离输电中线路损失功率的教学释疑和启示 | 吴寿宠 吴冬英 黄旭 |
[命题与解答] 平行板电容器转动时的电容变化 | 杨振东 |
[命题与解答] 质点与刚体间的万有引力计算 | 林洽武 赵泽敏 焦振兰 林诗彤 |
[高考与竞赛] 一般参考系中的各种惯性力的竞赛教学 | 周志东 |
[高考与竞赛] 一道考查思想方法的好题——2024年全国高考湖北卷压轴题第3小问的解法研究 | 公衍录 杨大鹏 |
[高考与竞赛] 利用对称性巧解物理竞赛中的等效电阻问题 | 姜晓斌 盛威 |
[生活与物理] 中华传统文化融入物理课堂的教学实践——以“喷水鱼洗”的探究为例 | 郑茂军 |
[专论] 2025年第2期 目录 | 编辑部 |
[教学论坛] 大概念统领下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教学实践研究——以“‘电磁感应’综合应用”教学为例 | 戴小民 |
[教学论坛]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实现文化自信自强 | 李锐 |
[教学论坛] 模型进阶理论下习题教学设计策略——以“安培力”习题教学为例 | 赵绍明 |
[教学论坛] 基于科学思维的项目式跨学科实践活动设计与实践——以“火灾报警器的设计与制作”为例 | 张秀英 王胜华 陈林 |
[物理实验室] 依托物理学史情境 考查实验创新能力——对2024年高考北京物理卷第16题的分析与启示 | 孟岩 高新华 黎娇娥 |
[物理实验室] 探骊探索性实验的建模历程 | 石尧 尹迪 路海波 孙越 |
[物理实验室] Arduino单片机在液体压强探究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与实践 | 高剑英 王琴 刘谦 |
[初中园地] 呈现环环相扣的逻辑 发展层层递进的思维——以“气体的压强”深度教学为例 | 杨涛 |
[初中园地] 关于新版教材“平面镜成虚像”的编写设计——从“能量观念”的角度阐明实像与虚像的不同成因 | 潘书朋 |
[初中园地] 甄选适宜实验材料 深入探索色彩奥秘 | 陈显灶 |
[教研员论坛] 物理教学论证课堂的建构:假设与验证 | 刘霁华 |
[命题与解答] 旋转圆桌上小球运动轨迹的分析讨论 | 闫来贵 顾小伟 |
[命题与解答] 深入剖析含容恒力单杆模型有无电阻之别 | 张柏 |
[命题与解答] 利用GeoGebra探究水下光源有光射出的水面区域形状问题——以2023年高考浙江物理6月卷第13题为例 | 宋宝 |
[高考与竞赛] 高考命题引导下的物理科学前沿问题讨论——以2024年全国高考北京物理卷第19题为例 | 陈若冰 蔡拓程 |
[高考与竞赛] 对2023年高考河北物理卷第10题的深度剖析 | 叶枫 |
[高考与竞赛] 似是而非的圆锥摆模型——对2024年高考江苏物理卷第11题的深入分析 | 朱德政 段石峰 |
[物理教育比较] 中美初中物理教材艺术元素对比分析 | 严晨宇 张景璐 |
[物理学史与物理学家] 论开普勒行星三定律中的科学创新点 | 封蕾 |
[生活与物理] 初中物理课堂中探索文物古迹的智慧 | 张瑞琪 冯庆 |
[专论] 2025年第1期 目录 | 编辑部 |
[专论] 一生倾情育桃李 山高水长风范存——深切缅怀北京大学赵凯华先生 | 赵坚 |
[教学论坛] 广义语境中的物理观念 | 蔡铁权 薛真 |
[教学论坛] 基于螺旋式问题情境的科学建模进阶教学策略探讨——以“动量守恒定律”教学为例 | 李汶俊 肖洋 熊建文 |
[教学论坛] 以四阶测试工具诊断高中生“静电场”迷思概念 | 王凯 张旭 朱志豪 |
[教学论坛] 基于新旧教材对比下的教学改进研究——以“楞次定律”教学为例 | 周丽娟 张瑶 |
[教学论坛] ARCS经典动机模型的翻新与应用 | 周和建 潘临超 沈江天 |
[物理实验室] 例谈新课引入实验的设计要领 | 李忠相 代超 |
[物理实验室] “大中衔接”视角下的高中物理科普课程设计——以“激光应用”教学为例 | 尹亚玲 谭毅 陈佳妮 张雨菲 陆丁龙 秦真科 |
[物理实验室] 物理实验“异常”现象的教学功能 | 季倬 |
[初中园地] 基于科学思维发展的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研究——以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为例 | 崔琳 任鑫 李凯波 |
[初中园地] 实验室温度计相关问题的分析探讨 | 李莉 蒋炜波 |
[初中园地] 基于科学本质视角的浮力教学案例剖析及启示 | 罗国忠 |
[教研员论坛] 例析高中物理差异化分层作业设计 | 芦华云 司德平 |
[命题与解答] 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双杆模型及分析 | 黄国安 |
[命题与解答] 沙粒在空中排列图案的形状研究——以2023全国高考江苏物理卷第10题为例 | 王伟民 高爱虎 |
[命题与解答] 摩擦系数、初速度及质量比对临界角度的影响 | 陈胜 杨烁涓 杨庆 |
[高考与竞赛] 对一道物理竞赛难题的深入探究 | 郑金 |
[高考与竞赛] 突出科学思维能力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2024年全国高考物理重庆卷第15题的比较研究及教学拓展 | 王胜华 周智良 |
[物理教育比较] FRA视角下中美物理教科书科学本质内容的对比研究——以“光学”内容为例 | 秦海岩 冯立峰 张迪 赵振宇 |
[生活与物理] “温度和温标”教学困难分析与教学建议 | 王治国 |
[生活与物理] 关于举办第九届全国中学物理特级教师代表大会暨江西省物理名师学术研讨会的通知(第一轮) | 编辑部 |